我校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中喜获特等奖
日前,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我校师生在本次大赛上喜获佳绩,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其中,由我校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史冬岩教师、张永锐教师指导,吕佳佳、于涵、刘峻成、朱韵霏共同完成的参赛项目《多功能海洋牧场机器人》荣获国家特等奖;由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史冬岩教师、杨志勋教师指导,于涵、刘峻成、巨浩天共同完成的《基于TRIZ的槽道型气泡减阻滑行艇》项目获国家二等奖;由船舶工程学院廖煜雷教师指导,宋志斌、李雲峰、林路、于佳平、齐昊东共同完成的参赛项目《基于TRIZ理论的仿蝠鲼水下机器人》获得国家三等奖。
《多功能海洋牧场机器人》项目能够在本届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立项之初到获得本次比赛特等奖,得到了本科生院、校团委及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的高度重视,从项目经费、设备及场地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该项目由张永锐教师担任技术指导、史冬岩教师担任triz理论指导,项目组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历时两年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完成该项目。尤其在该项目推进的困难期间,得到了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党委副书记牟道富的鼓励与支持,坚定了同学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这也是我校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特等奖。
本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以“创新创业方法先行,跨界合作无限可能”为主题由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主办、山东大学承办。我校于1月开展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校赛选拔赛,共有6组晋级省赛。经过区域赛及国赛网评层层选拔,最终我校3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
在本届赛事中,共有1200多个参赛团队报名,经过初评,共有200个项目入围国赛。经大赛组委会审议决定,采取网络评审方式,评出特等奖13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61个、三等奖74个。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倡导各高校主动将创新方法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促进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高校主动服务区域发展和企业转型,在实践中洞悉创新创业新需求,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培养科创科转新人才,努力形成在校大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方法,践行创新创造的新局面。
特等奖项目简介:
《多功能海洋牧场机器人》
创新方法指导教师:史冬岩
专业技术指导教师:张永锐
参赛作者:吕佳佳 于涵 刘峻成 朱韵霏
本产品以现有的抓捕式捕捞机器人为基础,通过体感技术仿照水下捕捞装置设计一定比例的机械装置,通过改变此机械装置完成对水下捕捞装置的控制,从而减小操作难度;采用双摄像头结合水下图片去雾技术和多目标识别技术,提高水下视频清晰度并辅助发现海参;采用刚性双机械臂,橡胶覆盖机械爪,在捕捞得同时不损伤到海参;为使减小水下机器人阻力保持机体在水下维持平衡,通过镂空框架结构,不仅减少了阻力同时减轻了捕捞机器人的重量。本产品应用生命曲线、九屏图、资源分析等TRIZ理论对系统进行创新改进,并通过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分析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来解决问题,共提出概念方案43个,并寻找最优解组合方案解决海参捕捞机器人效率低下的问题。